您的位置: 首页 > 保函知识 > 常见问题

预付款保函扣款条件包括

预付款保函扣款条件详解:普通人也能看懂的门道

一、预付款保函到底是什么?

老张近接了个大工程,甲方要求先付30%的预付款,但又不放心直接把钱打过来,怕老张拿了钱跑路。这时候银行就站出来说:"我来做个担保吧!"这就是预付款保函的基本概念。

预付款保函简单来说就是银行或保险公司出具的书面承诺,保证如果收款方(比如老张)拿了预付款却没按合同办事,付款方(甲方)就能凭这个保函从银行把钱要回来。这就像是个"保险单",保护甲方的钱不会打水漂。

这种保函在建筑工程、大型设备采购、国际贸易中特别常见。比如你要买一套价值百万的生产线,厂家要求先付50%定金,你肯定也担心万一付了钱厂家不发货怎么办?这时候厂家提供银行开的预付款保函,你心里就踏实多了。

二、为什么会有扣款这回事?

保函不是摆设,关键时候真能派上用场。当收款方拿了钱却不履行合同义务时,付款方就可以启动扣款程序。这就像网购时平台暂时保管你的钱,确认收货没问题才打给卖家一样。

扣款条件就是规定在什么情况下甲方可以动用这个"保险"。如果条款写得模糊不清,到时候扯皮就麻烦了。所以了解扣款条件对双方都很重要——甲方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钱,乙方也要明白什么情况下会被扣款,避免无意中违约。

三、常见的扣款条件有哪些?

1. 工程进度严重滞后

这是建筑行业常见的扣款原因。比如合同规定6个月内完成主体结构,结果过了8个月才完成一半,甲方就可以凭保函扣回部分预付款。

怎么算"严重滞后"?一般合同会明确:

比计划工期延误超过多少天(比如30天) 关键节点没按时完成(如每层楼板浇筑时间) 进度落后计划超过一定比例(如完成量不足计划的70%)

2. 工程质量不达标

拿了预付款,活却干得马马虎虎可不行。如果验收时发现:

材料以次充好(说用国标钢筋实际用非标) 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(防水层厚度不足) 存在重大质量缺陷(墙体开裂、管道漏水)

甲方可以要求整改,如果乙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,就可能启动保函扣款。

3. 擅自停工或放弃履行合同

有些施工单位拿到预付款后,发现项目不赚钱就直接撂挑子走人。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严重影响工程进度。这种情况下,甲方有权扣回预付款。

但要注意区分:如果是甲方拖欠工程款导致乙方被迫停工,这就不能算乙方违约,自然也不能扣预付款。

4. 挪用预付款

预付款是专款专用,必须用于本项目。如果审计发现:

把钱转到了其他项目上 用于购买与本项目无关的材料设备 直接提现挪作他用

这就构成严重违约,甲方不仅可以扣款,还可能追究法律责任。

5. 未按要求提供履约担保

有些合同会约定乙方在收到预付款后,还需提供履约保函或保证金。如果乙方收到钱却不按约定提供这些担保,甲方也可以启动预付款保函扣款。

6. 其他重大违约行为

比如:

未经同意擅自分包或转包工程 关键管理人员长期不在岗 伪造工程资料或进度报告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

这些都可能触发扣款条件,具体要看合同怎么约定。

四、扣款程序是怎么走的?

知道了什么情况下能扣款,还要了解怎么扣。程序走不对,钱可能要不到。

步:发出书面通知

甲方发现乙方违约,不能直接去银行要钱。得先给乙方发正式的书面通知,写清楚:

违约的具体事实(哪条哪款没做到) 要求整改的内容和时间 逾期不整改的后果(将启动保函扣款)

这个通知通过EMS邮寄并保留回执,同时发电子邮件,双重保险。

第二步:等待整改期

除非是特别严重的违约(比如卷款跑路),一般要给乙方合理的整改时间,比如7-15天。这是公平原则的体现,不能一棍子打死。

第三步:准备索赔文件

如果乙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,甲方就要准备:

保函正本 书面索赔声明(写明扣款金额和理由) 违约证明材料(如工期延误证明、质量检测报告等) 已要求整改但未果的证据(往来函件、邮件等)

第四步:向银行提交索赔

带着上述材料去开立保函的银行办理。银行会审核材料是否齐全、是否符合保函约定的扣款条件。注意:银行只做形式审查,不判断谁对谁错。

第五步:银行付款

审核通过后,银行会从乙方账户扣款(如果保函是占用乙方授信额度),或者直接用银行自己的资金支付给甲方,然后再向乙方追偿。

整个流程快则几天,慢则个把月,取决于材料是否齐全、条款是否清晰。

五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
1. 保函有效期

保函不是有效的,一般与合同履行期挂钩。比如工程预付款保函通常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失效。如果逾期没索赔,保函就作废了。

特别提醒:有些保函规定索赔必须在到期前某个时间段提出(如到期前30天),错过这个窗口期就算违约再严重也不能扣款了。

2. 扣款金额限制

保函金额不一定等于预付款总额。常见两种形式:

递减保函:随着工程进度推进,可扣款金额逐步减少。比如完成30%工程量后,保函金额降至预付款的70% 固定保函:金额不变,但通常不超过预付款的10%-30%

扣款时不能超过保函剩余的有效金额。

3. 无条件保函 vs 有条件保函

这是个大坑!无条件保函(见索即付)只要甲方声明乙方违约,银行就得付款,不需要提供其他证明。而有条件保函要求甲方提供第三方出具的违约证明(如监理报告、仲裁裁决等)。

乙方尽量争取有条件保函,甲方则相反。签合同前一定要看清楚保函类型。

4. 管辖权约定

如果保函由外地银行开具,可能约定争议由银行所在地法院管辖。这意味着真要打官司你得跑外地,成本很高。尽量争取在项目所在地解决纠纷。

六、如何避免被无故扣款?

作为乙方,也要学会保护自己:

仔细审核保函条款:拒绝过于严苛的扣款条件,比如"甲方认为违约即可扣款"这种模糊表述。

做好过程记录:保存所有工程进度、质量验收、往来函件的完整记录。万一甲方无理索赔,这些就是你的证据。

及时沟通延期事由:如果因客观原因(如极端天气、甲方原因)导致延误,要立即书面说明并取得甲方确认。

专款专用:设立专门账户管理预付款,确保每笔支出都有据可查。

关注保函到期日:提前办理延期手续,避免因保函过期导致甲方紧张。

七、实际案例警示

案例1:某装修公司拿了30万预付款后,把资金抽调到其他项目,导致材料款无法支付停工两周。业主凭保函成功扣回全款。

教训:预付款必须用于本项目,挪用是大忌。

案例2:建筑公司因暴雨延误工期,但未及时办理工期顺延手续。开发商以延误为由扣款50万,虽然仲裁判返还,但耽误了大半年资金周转。

教训:遇到不可抗力要及时走书面程序。

案例3:供应商交货晚了5天,采购方立即扣全款。法院判决扣款过度,因为5天延迟并未造成实际损失。

教训:扣款应当与违约程度相称,小问题不能扣大钱。

八、给普通人的实用建议

作为付款方:坚持要求预付款保函,保函金额至少覆盖预付款的80%-100%。选择信誉好的大银行开具,小金融机构的保函可能兑付能力不足。

作为收款方:不要轻易接受无条件保函,争取将扣款条件与明确的违约事实挂钩。同时注意保函费用会计入成本,报价时要考虑进去。

金额较大的交易:请律师审核保函条款,几百元咨询费可能避免几十万损失。

发生争议时:收集完整证据链,包括现场照片、往来邮件、微信记录等。口说无凭,书面证据才是王道。

扣款程序启动后:如果确实是自己违约,可以尝试与甲方协商分期返还,避免银行一次性扣款导致资金链断裂。

预付款保函是把双刃剑,用好了能保障交易安全,用不好可能伤及自身。了解这些扣款条件,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,都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让商业合作更加顺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