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保函知识 > 行业资讯

投标 保函 谁拿着

投标保函到底在谁手里?一文讲透保函的来龙去脉

投标保函是招投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工具,但很多人对它到底在谁手里、怎么流转一头雾水。今天我就用直白的语言,给大家讲清楚投标保函的来龙去脉。

一、投标保函是什么?为什么需要它?

简单说,投标保函就是投标人向银行申请开立的一种担保文件,相当于投标人的"信用证明"。它的作用是向招标方保证:如果投标人中标后不签合同或者违反投标承诺,招标方可以从银行拿到一笔赔偿金。

举个例子:小王公司要参加一个1000万的工程项目投标。招标方要求所有投标人必须提供50万的投标保函。于是小王公司去银行申请开立这个保函,银行审核后开出保函,承诺如果小王公司中标后不签合同,银行就赔给招标方50万。

为什么要这个保函呢?主要是防止投标人"乱投标"——中标后又不签合同,或者提供虚假材料投标。有了保函,招标方就有保障了。

二、投标保函的"生命周期"

一份投标保函从开立到失效,要经历几个关键环节:

申请阶段:投标人向银行申请开立保函 开立阶段:银行审核后开出保函 递交阶段:投标人将保函交给招标方 评标阶段:招标方保管保函 结果阶段:中标或未中标处理 失效阶段:保函到期或解除

三、投标保函到底在谁手里?

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实际上,投标保函在不同阶段由不同主体持有:

1. 开立后到投标前:在投标人手里

银行开立保函后,首先会给到投标人。这时候保函由投标人保管,但投标人不能拆开或涂改,必须保持原样。

2. 投标时:交给招标方

投标人将保函连同投标文件一起密封,在投标截止日前交给招标方。从这一刻起,保函就由招标方保管了。

3. 评标期间:一直在招标方手里

整个评标过程中,所有投标人的保函都由招标方统一保管。招标方会检查保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。

4. 开标后:不同命运

中标人的保函会继续由招标方保管,直到签订正式合同并提供履约保函后,投标保函才会退还或自动失效。

未中标人的保函,招标方会在确定中标结果后退还,或者保函自动失效。

四、保函流转中的几个关键问题

1. 保函能提前要回来吗?

不行!投标保函一旦交给招标方,在投标有效期内投标人无权要求退还。这是为了防止投标人中途撤标。

2. 招标方会怎么处理保函?

正规的招标方会:

妥善保管所有投标人的保函 不擅自拆封或提前兑现 按规定时间退还未中标人的保函 对中标人的保函按约定处理

3. 保函丢失了怎么办?

虽然很少见,但如果招标方丢失了保函:

投标人可以向银行申请挂失 银行会核实情况后决定是否补开 通常需要登报声明原保函作废

4. 电子保函怎么处理?

现在很多保函是电子形式的,流程类似:

银行开立电子保函 投标人下载后发送给招标方 招标方通过银行系统验证真伪 到期后系统自动失效

五、投标人需要注意的保函陷阱

1. 保函被恶意兑现

极少数不规范的招标方可能会:

伪造材料向银行索赔 在没有违约情况下兑现保函

防范措施:

选择正规银行开立保函 保函条款要明确限定兑现条件 发现异常及时向银行申诉

2. 保函到期不退还

有些招标方会拖延退还未中标人的保函,占用投标人资金。

应对方法:

在投标文件中明确退还时间 到期后书面催要 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

3. 保函金额被"吃掉"

少数招标方会以各种理由扣除部分保函金额。

预防措施:

保函条款要清晰无歧义 违约赔偿标准要合理明确 争议解决机制要写入合同

六、投标保函的常见疑问解答

1. 个人能开投标保函吗?

通常不行。投标保函需要企业资质,个人投标一般需要其他担保方式。

2. 保函开立后能修改吗?

不能。保函一旦开立,内容就不能更改。如需修改必须重新开立。

3. 保函过期了还有效吗?

过期自动失效。但要注意有些保函规定"索赔期"可能比有效期长。

4. 一家公司能开多份保函吗?

可以。只要资质和授信足够,一家公司可以同时开立多份保函用于不同投标。

5. 保函费用能退吗?

不能。银行收取的保函手续费和保证金一经支付不予退还。

七、投标保函的实用建议

提前准备:保函开立需要时间,不要等到投标截止前才办理。

选择可靠银行:大银行的保函接受度更高,小银行可能被质疑。

仔细核对内容:受益人名称、金额、有效期等关键信息不能有误。

保留副本:自己留存保函复印件或扫描件,以备不时之需。

关注有效期:确保保函有效期覆盖整个投标周期,必要时延长。

及时跟进:投标后主动询问保函状态,中标后妥善处理保函转换。

八、总结

投标保函的持有关系其实很简单:

开立后到投标前:投标人持有 投标后到结果公布:招标方持有 未中标:退还投标人 中标:转为履约担保或到期失效

理解了这个流转过程,就能更好地管理投标保函,避免在招投标过程中因为保函问题影响投标结果。记住,保函是严肃的法律文件,从申请到失效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