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保函知识 > 行业资讯

履约保证金和履约金

履约保证金和履约金:普通人也能搞懂的合同"押金"那些事

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交"押金"的情况——租房要押金、装修要押金、甚至参加某些活动也要押金。在商业合同里,这种"押金"有个名称叫"履约保证金"或"履约金"。今天,我就用通俗的大白话,给大家讲讲这两种"合同押金"到底是怎么回事,它们有什么区别,以及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。

一、什么是履约保证金和履约金?

简单来说,履约保证金就像是你签合同时交给对方的一笔"诚信押金",目的是让对方相信你会老老实实履行合同。如果你按约定完成了合同,这笔钱会原封不动退给你;但如果你中途撂挑子不干了,对方就有权扣下这笔钱作为补偿。

履约金则更像是一种"违约金"性质的款项。它通常约定在合同里,如果你违约了,就要按约定支付这笔钱给对方。和保证金不同的是,履约金往往不需要事先支付,而是在违约发生后才需要掏钱。

举个例子:小王承包了一个装修工程,业主让他交5万元作为履约保证金。如果小王按时按质完成装修,5万元全退;如果干到一半跑路了,业主就可以扣下这5万元找别人继续装修。而合同里可能还写着,如果延期完工,每天要支付500元作为履约金,这个钱就是违约后才需要支付的。

二、为什么要有这两种"押金"?

你可能要问:既然都签合同了,为什么还要额外搞这些保证金、履约金?这不是多此一举吗?其实设立这些"押金"主要有三个目的:

提高违约成本:让你在打算违约前三思而行,毕竟钱押在别人手里,违约就等于白送钱。

降低对方风险:万一你真的违约了,对方至少能用这笔钱减少损失,不用为了追讨赔偿跑断腿。

筛选靠谱伙伴:愿意交保证金的人,通常对自己履行合同更有信心,这能帮对方过滤掉一些不靠谱的合作方。

就像租房时房东收押金一样,既是为了防止你突然搬走,也是为了让真正想长租的人更容易被选中。

三、履约保证金和履约金的五大区别

虽然听起来差不多,但这两种"押金"其实有很大不同:

区别点 履约保证金 履约金 支付时间 签合同时就要交 违约后才需要支付 金额 通常是合同金额的5%-10% 按合同约定,可能按日计算 性质 担保性质,类似押金 违约金性质,类似罚款 退还 履约完毕可全额退还 一旦支付就归对方所有 用途 保证整个合同的履行 针对具体违约行为的赔偿

举个实际例子:小李接了个软件开发项目,合同价10万元。他交了1万元保证金(10%),同时合同约定延期交付每天罚500元。如果小李按时完成,1万元全退;如果晚了10天,除了可能被扣部分保证金,还要额外支付5000元履约金(500元×10天)。

四、普通人常遇到的五种场景

你可能觉得自己不做生意就不会碰到这些,其实不然!下面这些情况,普通人也经常会遇到:

1. 房屋装修

找装修公司时,对方常要求交工程款10%-20%作为履约保证金。警惕要价过高的,一般5%-10%比较合理。

2. 租房合同

虽然通常叫"押金",但性质类似履约保证金。注意合同要写明什么情况下会扣钱,扣多少。

3. 教育培训

一些高价课程会要求交"学习保证金",承诺完成课程后返还。这其实是变相的履约保证金。

4. 活动报名

马拉松、展会等大型活动收取的"报名保证金",也是确保你会如约参加。

5. 网购大件

购买定制家具、大型电器时,商家可能要求付定金(类似保证金)后才开始生产。

五、交这些"押金"时要注意什么?

既然躲不开,那就要学会保护自己。交任何保证金或履约金前,务必确认以下五点:

必须签书面合同:口头约定等于没约定,所有条款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楚。

明确退还条件:什么情况下全退?什么情况下部分退?什么情况下不退?要具体到天数和金额。

索要正规收据:注明是"履约保证金"或"定金",而不是模糊的"预付款"。

了解扣款标准:违约时怎么扣钱?是按实际损失扣,还是直接没收全部?后者可能不合法。

确认收款方资质:如果是公司,查查工商登记;如果是个人,留身份证复印件。

特别提醒:根据《民法典》,定金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%,超过部分无效。履约保证金虽然没有明确上限,但过高的要求(比如超过30%)可能被认定为不公平条款。

六、遇到纠纷怎么办?

万一对方该退钱却不退,或者乱扣钱,可以按以下步骤维权:

步:友好协商 拿出合同和收据,心平气和地沟通。很多时候是对方财务流程慢,并不是故意不退。

第二步:发正式函件 如果协商无果,写一封《要求退还履约保证金函》,通过邮政EMS寄出(保留寄送凭证),给对方7-15天期限。

第三步:投诉举报 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,或者到法院申请支付令(一种简易司法程序)。

第四步:起诉 如果涉及金额较大(超过1万元),可以直接起诉。这类案件诉讼费不高,而且证据明确的话胜诉概率大。

小贴士:所有沟通都要留下证据,微信聊天别删,电话录音要告知对方(合法录音)。

七、两个真实案例教你避坑

案例1:装修保证金打水漂

张先生找了家装修公司,交了2万元保证金。装修到一半公司跑路了,保证金也要不回来。问题出在:合同是和业务员个人签的,收据上盖的是假公章。

教训:一定要核对公司营业执照,钱必须打入对公账户,不能交给个人。

案例2:培训保证金退不了

李女士报了3万元瑜伽教练班,交5000元"学习保证金",承诺学完退还。结果培训机构以"缺课3次"为由拒绝退还。查合同发现确实写了这条,但当初销售口头说"偶尔请假没关系"。

教训:不要相信口头承诺,所有约定必须写入合同。对"缺课"等模糊条款要要求明确标准(比如提前多久请假算合规)。

八、建议:能不交就不交

虽然讲了这么多应对方法,但我的建议是:尽量谈判不交或少交履约保证金。特别是作为弱势一方时(比如个人对商家),可以尝试以下替代方案:

提供银行保函:通过银行出具担保(费用约为保证金金额的1%-2%),这样不用实际占用你的资金。

分期支付保证金:比如按工程进度分3次支付,降低初期资金压力。

用履约保险替代:现在有专门的合同履约保险,保费比保证金利息低得多。

提高尾款比例:通过增加验收后支付的尾款比例(比如从10%提高到30%),来替代保证金的作用。

记住,任何合同条款都是可以谈的!不要因为对方说"行业都这样"就轻易妥协。

写在

履约保证金和履约金本质上都是合同双方的"信任工具"。理解它们的运作逻辑,不仅能帮你避免损失,还能在商业谈判中争取更有利的条件。下次再遇到要交"合同押金"的情况,希望你能胸有成竹地应对,既不做任人宰割的"小白",也不当蛮不讲理的"老赖"。

毕竟,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,懂得人玩规则,不懂的人被规则玩。现在,你已经是"懂规则"的那批人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