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保函知识 > 常见问题

履约保函被保证人是谁

履约保函被保证人是谁?一文讲透这个"隐形担保人"

一、什么是履约保函?先搞懂这个"金融担保工具"

履约保函听起来高大上,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份"金融担保书"。想象一下,你要承包一个大工程,业主怕你半路撂挑子不干了,或者干得不符合要求,这时候银行或保险公司就站出来说:"别担心,要是他做不到,我们赔钱!"——这就是履约保函的核心作用。

这种保函在工程建设、国际贸易、政府采购等领域特别常见。比如:

建筑公司中标后,要向业主提供履约保函 供应商签了大单合同,采购方会要求提供履约保函 海外工程项目中,外国业主通常要求中国承包商出具履约保函

保函一般由银行、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出具,有效期通常覆盖整个合同履行期。金额一般是合同价的5%-10%,具体看行业和合同约定。

二、被保证人到底是谁?90%的人都会搞混的概念

说到履约保函的被保证人,很多人反应是"当然是拿到保函的那一方啊",其实这是典型的理解误区。让我们用直白的话来解释:

被保证人其实就是申请开立保函的那一方,也就是合同中的承包方、供货方或服务提供方。换句话说,就是"干活的人"。
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:

保函是"干活的人"向银行申请的 保函保护的是"给活干的人"(业主或采购方)的利益 如果"干活的人"违约,"给活干的人"可以凭保函索赔

举个例子:

张老板的建筑公司中标了一个商场建设项目("干活的人") 业主万达集团("给活干的人")要求提供履约保函 张老板去银行申请开立保函,银行出具保函给万达 这里被保证人是张老板的建筑公司,受益人是万达集团

三、为什么被保证人不是受益人?关键区别要弄清

很多人会把"被保证人"和"受益人"搞混,其实它们是保函中完全对立的两个角色:

角色 被保证人 受益人 身份 申请开立保函的一方 接受保函的一方 合同角色 承包方/供货方/服务方 业主/采购方/发包方 权利 无直接索赔权 有索赔权 义务 需提供反担保 无需提供担保

简单记:被保证人是"欠债的",受益人是"收钱的"

四、被保证人实际承担哪些责任?不只是"背锅"那么简单

作为履约保函的被保证人,可不是简单地"挂个名"就完事了,实际上要承担一系列责任:

1. 财务责任

要向银行交保证金(通常保函金额的30%-100%) 如果发生索赔,终掏钱的还是被保证人 保函费用通常为保函金额的1%-3%/年

2. 信用责任

保函记录会上企业征信 频繁索赔会影响企业信用评级 可能影响后续其他保函的开立

3. 合同责任

必须严格履行主合同义务 违约可能导致保函被没收 需承担银行追偿的法律责任

小王的故事:某装修公司老板小王接了个酒店装修项目,业主坚持要履约保函。小王觉得"反正钱在银行,无所谓",结果工期拖延,业主直接凭保函从银行划走了50万保证金,小王不仅赔了钱,后续贷款也受影响。

五、被保证人如何保护自己?5个实用建议

既然作为被保证人风险不小,那该怎么保护自己呢?以下是实操建议:

1. 仔细评估合同条款

明确履约标准和验收条件 争取合理的免责条款 避免"无条件的见索即付保函"

2. 选择合适的保函类型

有条件保函比无条件保函更安全 争取"连带责任"而非"独立担保" 明确索赔需要提供违约证明

3. 控制保函金额和期限

尽量争取较低的保函比例 明确保函有效期(避免"敞口保函") 工程进度款到位后及时申请减额

4.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

专人跟踪保函到期日 提前1个月与银行沟通续期或注销 保存完整履约证据

5. 善用保险工具

投保工程履约保证保险 考虑购买保函保险 利用再保险分散风险

六、特殊情况下被保证人的变化

大多数情况下被保证人就是承包商,但有些特殊场景会发生变化:

1. 分包合同中的保函

总包是主合同的被保证人 分包商可能成为"次级被保证人" 形成"双重担保"结构

2. 联营体投标

联营体各方共同作为被保证人 通常需要各方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内部需明确责任划分比例

3. 母公司担保情况

子公司作为主被保证人 母公司提供反担保 形成"集团担保链"

七、被保证人常见问题解答

Q:个人可以作为履约保函的被保证人吗? A:理论上可以,但实践中银行很少接受,通常要求企业主体。

Q:被保证人破产了保函还有效吗? A:仍然有效,银行责任不因被保证人破产而免除。

Q:保函到期后被保证人还需要负责吗? A:如果索赔在有效期内提出,即使保函已到期银行仍需赔付。

Q:被保证人可以单方面撤销保函吗? A:不可以,保函一经开立,除非受益人同意否则不能撤销。

Q:被保证人如何知道受益人是否索赔了? A:银行有义务通知被保证人,同时被保证人应主动查询保函状态。

八、总结:被保证人的正确认知姿势

记住三个要点:

被保证人是"干活的人"不是"收保函的人" 被保证人实际承担终付款责任 聪明的被保证人既要会开保函更要会管保函

履约保函就像一把双刃剑,用好了能帮你赢得商机,用不好可能伤到自己。作为被保证人,重要的是:在签字前搞清责任,在过程中把控风险,在结束后及时了结。这样,保函才能真正成为你的商业助力,而不是财务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