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保函知识 > 行业资讯

银行保函的当事人都有哪些

银行保函的当事人都有哪些?一文读懂各方角色与责任

银行保函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担保工具,但很多人对其中涉及的各方角色并不清楚。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详细介绍银行保函中涉及的各个当事人及其职责,帮助普通读者全面理解这一金融工具。

一、银行保函的基本概念

在了解银行保函的当事人之前,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银行保函。银行保函,顾名思义,就是银行出具的一种担保文件。它相当于银行向第三方做出的承诺:如果某个客户(通常是申请人)不能履行合同义务,银行将代为履行或赔偿损失。

举个例子:假设张三要承包李四的装修工程,李四担心张三拿了预付款后不干活,这时张三可以找银行开立一份保函。如果张三拿了钱不干活,李四就可以凭这份保函要求银行赔偿。

银行保函在国际贸易、工程建设、政府采购等领域应用,它能有效降低交易风险,增强合作双方的信任。接下来,我们就来看看这份重要文件涉及哪些关键角色。

二、银行保函的核心当事人

1. 申请人(Applicant)

申请人就是向银行申请开立保函的一方,通常是合同中的乙方或承包方。在上面的例子中,张三就是申请人。

申请人的主要责任:

向银行提交开立保函的申请 提供必要的担保或保证金 支付银行相关手续费 履行基础合同义务 在银行赔付后向银行偿还垫付资金

申请人是整个保函关系的发起者,也是终的责任承担者。即使银行代为赔付了,申请人终还是要把钱还给银行。

2. 受益人(Beneficiary)

受益人是保函权益的享有者,通常是合同中的甲方或发包方。在我们前面的例子中,李四就是受益人。

受益人的主要权利:

在申请人违约时向银行提出索赔 获得银行的赔付 监督申请人履行合同

受益人是被保护的一方,当申请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,可以直接找银行要钱,而不必担心申请人没钱赔。

3. 担保人(Guarantor)

担保人就是出具保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。担保人的信用代替了申请人的信用,使交易更加可靠。

担保银行的主要责任:

审核申请人的资信状况 决定是否出具保函 在受益人提出有效索赔时进行赔付 赔付后向申请人追偿

银行在这里扮演着"信用中介"的角色,它用自己的信誉担保申请人会履行合同。如果申请人违约,银行会先赔钱给受益人,然后再找申请人要回这笔钱。

三、银行保函中的其他相关方

除了上述三个核心当事人外,在一些情况下,银行保函还可能涉及以下角色:

1. 通知行(Advising Bank)

在国际贸易中,如果受益人和担保银行不在同一个,通常会通过一家受益人所在地的银行来转递保函,这家银行就是通知行。

通知行的作用:

核实保函的真实性 将保函转交给受益人 不承担担保责任

通知行就像个"邮递员",只负责把保函安全送到受益人手里,并不对保函内容负责。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跨国业务操作。

2. 转开行(Reissuing Bank)

在某些情况下,特别是国际交易中,受益人可能不信任申请人所在国的银行,这时就需要"转开"保函。

流程是这样的:申请人所在国的银行(称为"反担保行")先开一份保函给受益人所在国的另一家银行(转开行),然后转开行再以自己的名义开一份保函给受益人。

转开行的特点:

直接对受益人负责 赔付后可以向反担保行索赔 增加了交易成本但提高了可信度

这种安排虽然复杂一些,但在跨国交易中很常见,特别是当两国的银行体系差异较大时。

3. 反担保人(Counter-Guarantor)

在转开保函的情况下,原始担保银行(反担保人)会向转开行出具反担保函,承诺在转开行赔付后向其偿付。

反担保人的角色:

支持转开行的信用 对转开行承担终责任 通常与申请人在同一

反担保机制就像"担保的担保",为跨国交易提供了双重保障。

四、银行保函当事人的关系网络

理解了各个当事人的角色后,我们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:

申请人与受益人:两者之间存在基础合同关系(如工程合同、采购合同等),银行保函是为这份合同提供的担保。

申请人与担保银行:申请人向银行申请开立保函,银行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出具。两者之间存在委托担保关系。

担保银行与受益人:银行向受益人承诺,如果申请人违约将进行赔付。这是独立的担保关系。

担保银行与通知行/转开行:在国际业务中,这些银行协助完成保函的传递或转开,形成代理或再担保关系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银行保函独立于基础合同。也就是说,即使申请人和受益人对合同有争议,只要受益人提交的索赔文件符合保函要求,银行就必须赔付。这种"见索即付"的特性是银行保函的重要特点。

五、不同当事人的风险与注意事项

1. 申请人应注意

费用成本:银行开立保函不是免费的,通常要收取1%-5%不等的费用,还要提供保证金或抵押。

信用影响:保函会占用你在银行的授信额度,可能影响其他融资需求。

违约后果:如果银行因你违约而赔付,不仅要还钱,信用记录也会受损,未来融资可能更困难。

2. 受益人应注意

保函条款:仔细审查保函内容,确保覆盖所有风险点。保函金额是否足够?有效期是否覆盖整个项目周期?

索赔条件:了解索赔需要提交哪些文件,避免因技术性问题被拒赔。

银行信用:尽量选择信用评级高的大银行作为担保行,小银行可能在关键时刻没钱赔。

3. 担保银行应注意

风险评估:严格审查申请人的财务状况和履约能力,避免不良客户。

条款设计:保函措辞要严谨,既满足客户需求,又控制银行风险。

反担保措施:要求申请人提供足够的保证金或抵押物,降低赔付风险。

六、银行保函的常见类型与当事人

银行保函有多种类型,不同类型的保函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略有差异:

1. 投标保函

申请人投标受益人:招标人 目的:保证投标人中标后会签约,否则赔偿招标人损失

2. 履约保函

申请人:承包商/供应商 受益人:业主/采购方 目的:保证申请人按合同履约,否则赔偿

3. 预付款保函

申请人:收到预付款的一方 受益人:支付预付款的一方 目的:保证预付款用于合同目的,否则退款

4. 质量保函

申请人:卖方/承包商 受益人:买方/业主 目的:保证货物或工程质量,在质保期内出现问题则赔偿

每种保函的侧重点不同,但基本当事人的角色是相似的。

七、银行保函操作流程中的当事人互动

了解银行保函的操作流程,能更清楚地看到各方如何互动:

申请阶段:申请人向银行提交申请资料,银行审核后决定是否开立保函。

开立阶段:银行出具保函,可能直接交给受益人,或通过通知行转交。

履行阶段:申请人执行合同,受益人监督执行。

索赔阶段(如发生):

受益人提交索赔文件给担保行 银行审核后赔付(见索即付保函通常无需争议) 银行向申请人追偿

终止阶段:合同履行完毕,保函到期失效,或受益人退回保函原件解除担保。

在整个过程中,各当事人需要密切配合,同时保护自身权益。

八、给普通人的实用建议

作为申请人

比较不同银行的保函费用和条件 确保自己有履约能力,避免银行追偿 合同完成后及时注销保函,释放银行额度

作为受益人

要求对方提供银行保函作为交易保障 检查保函是否由可靠银行出具 保存好保函原件,索赔时需提交

选择银行时

优先选择与交易双方都有业务往来的银行 国际业务选择在有分支机构的银行 比较不同银行的手续费和服务质量

银行保函是商业活动中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,理解其中各当事人的角色和责任,有助于我们在交易中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。无论是作为申请人还是受益人,都应该充分了解保函机制,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。

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,您对银行保函的当事人有了清晰的认识。在实际业务中,如果遇到复杂的保函安排,建议咨询的银行人士或律师,确保交易安全顺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