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保函知识 > 行业资讯

履约保证金的对等原则包括

履约保证金的对等原则:普通人也能懂的法律常识

一、什么是履约保证金?

老张近承包了一个小工程,甲方要求他交10万块钱作为"履约保证金",说是为了保证他能按时按质完成工程。老张心里犯嘀咕:这钱交了能拿回来吗?会不会被坑?其实,履约保证金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,只是很多人不太了解其中的门道。

简单来说,履约保证金就是合同一方为了保证自己履行合同义务,向另一方交纳的一笔钱。如果违约了,这笔钱就可能被扣掉;如果按约履行,钱就能拿回来。它像是一个"诚信押金",目的是让双方都认真对待合同。

常见的履约保证金形式有三种:现金、银行保函和保险公司保函。现金理解,就是直接把钱打给对方;银行保函是请银行做担保;保险公司保函则是找保险公司担保。后两种不用实际出钱,但要付点手续费。

二、对等原则是什么?

"对等原则"听起来挺高大上,其实道理很简单——公平!就像小朋友交换玩具,你给我一个变形金刚,我给你一个芭比娃娃,价值得差不多才行。履约保证金的对等原则也是这个理儿。

具体来说,对等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:

金额要对等。你不能要求对方交100万保证金,自己却一分不押。比如工程合同里,甲方要求乙方交10%合同价作为保证金,那甲方也应该提供同等价值的担保。

第二,条件要对等。保证金怎么交、怎么退、什么情况下扣,双方的条件应该对称。不能只规定乙方的违约条款,对甲方违约只字不提。

第三,风险要对等。双方承担的风险应该均衡。现实中常见的是乙方交了大笔保证金,甲方几乎零风险,这就不对等了。

三、为什么对等原则重要?

去年我邻居小李接了个装修工程,甲方要他交20万保证金,结果工程做完,甲方以各种理由拖着不退。小李把家里积蓄都押上了,现在讨债无门。这就是典型的不对等造成的恶果。

对等原则的重要性体现在:

防止强势方欺负弱势方。现实中,甲方往往比较强势,容易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条款。对等原则就是一道防护墙。

降低交易风险。对等的保证金让双方都有"肉疼"的感觉,不敢随便违约。

促进公平交易。就像天平两端的砝码差不多,交易才能平稳进行。

符合法律规定。我国《合同法》虽未直接规定"对等原则",但强调公平原则,不对等的条款可能被认定无效。

四、对等原则的具体体现

1. 金额对等

王老板接了个100万的工程,甲方要他交20万保证金,自己却不提供任何担保。这就明显不对等。合理的做法是:

双方按相同比例交保证金。比如都交10%,乙方交10万,甲方也提供10万价值的担保。

或者采用差额担保。乙方交20万,甲方提供价值10万的担保,实际担保差额为10万。

特殊情况下,可以协商确定合理金额,但不应悬殊过大。

2. 条件对等

保证金不是交了就算了,怎么管理、什么情况下动用、怎么退还,这些条件也要对等。

交纳时间:如果要求乙方签约时就交,那甲方的担保也应该同时到位。

退还条件:不能只规定乙方完成工作后怎么退,也要明确甲方违约时乙方的权利。

动用条件:什么情况下可以扣保证金,双方的标准应该一致。

3. 风险对等

风险对等是容易被忽视的。举个例子:

乙方交的保证金被甲方随意挪用,但甲方的担保物却纹丝不动。

乙方违约时甲方可以直接扣保证金,甲方违约时乙方却要走漫长法律程序。

这些都会导致风险不对等。正确的做法是:

保证金应该专户存放,双方共管,谁都不能随便动。

违约处理程序要对等,都要经过通知、协商、确认等环节。

索赔难度要对等,不能一方容易一方难。

五、现实中常见的不对等现象

虽然道理简单,但现实中不对等的情况比比皆是:

金额悬殊:政府项目常要求施工方交10%保证金,自己却不提供担保。

条件苛刻:乙方晚一天完工就扣保证金,甲方延迟付款却无惩罚。

退还困难:工程结束半年了,保证金还拖着不退,各种理由克扣。

滥用保证金:有的甲方把保证金当无息贷款用,工程做完还不想还。

小企业吃亏:大公司欺负小供应商,要求高额保证金自己却不担保。

六、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?

如果你像老张一样遇到保证金问题,可以这样做:

谈判阶段据理力争

明确要求对等担保 争取降低保证金比例 要求把保证金条款写清楚

合同要明确细节

保证金金额及对等安排 交纳和退还时间 专户管理要求 动用条件和程序 利息归属(如果有)

实际履行中注意

确保保证金进入共管账户 保留所有交纳凭证 按合同完成自己义务 及时主张退还权利

遇到纠纷时

先友好协商 发正式函件催告 寻求行业组织帮助 必要时法律途径解决

七、特殊情况的处理

有些特殊情况需要灵活处理:

信誉不对等时:如果甲方是政府或大型国企,信誉良好,可以适当降低对等要求。

风险不对称时:比如乙方是施工方,风险较大,甲方可以多要求些担保。

市场惯例:某些行业有通行做法,只要不过分,可以遵循。

但无论如何,核心原则不能丢——基本公平要保证,不能一方承担全部风险。

八、法律上的保护

虽然法律没有直接规定"对等原则",但相关保护不少:

《合同法》规定格式条款要公平,否则可能无效。

《招标投标法》规定招标文件不得有倾向性、排斥性内容。

《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》明确规定了保证金的对等要求。

司法解释也强调,违约金过高可以请求法院调整。

所以遇到明显不公平的保证金条款,法律是会给你撑腰的。

九、给普通人的建议

给可能遇到保证金问题的朋友几点建议:

量力而行:别接需要交巨额保证金的项目,超出承受能力会很被动。

白纸黑字:所有约定都要写入合同,口头承诺不算数。

担保方式:优先选择银行保函,比直接交现金安全。

分散风险:大项目可以联合其他企业一起接,分担保证金压力。

帮助:复杂合同请律师把关,花小钱省大麻烦。

记住,履约保证金的本意是保证诚信履行,不是让强势方盘剥弱势方的工具。坚持对等原则,才能让商业合作更健康、更长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