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保函知识 > 常见问题

招标时必须要履约保证金吗

招标时必须要履约保证金吗?一文读懂

什么是履约保证金?

在谈论招标时是否必须要有履约保证金之前,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履约保证金。简单来说,履约保证金就像是投标人给招标人的一份"诚信押金"。它保证中标后,投标人会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。如果中标人不履行合同义务,招标人就有权扣留这部分保证金作为补偿。

想象一下,你要请人装修房子,对方说要先付全款,你肯定不放心。反过来,如果对方愿意先交一笔钱给你作为保证,你是不是会觉得更靠谱?履约保证金就是这个道理。

法律是怎么规定的?

我国《招标投标法》第四十六条规定:"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,中标人应当提交。"但请注意,这里说的是"招标文件要求",而不是"必须"。也就是说,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所有招标项目都必须设置履约保证金,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招标人。

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》第四十八条也提到:"采购文件要求中标或者成交供应商提交履约保证金的,供应商应当以支票、汇票、本票或者金融机构、担保机构出具的保函等非现金形式提交。"

所以,是否设置履约保证金,主要看招标文件的规定。但实践中,大多数政府项目和大型工程招标都会要求履约保证金。

为什么很多招标都要求履约保证金?

既然法律没有强制要求,为什么大多数招标还是要求履约保证金呢?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降低风险:对招标人来说,履约保证金是一种风险防范措施。万一中标方违约,至少还有这笔钱可以弥补部分损失。

筛选优质投标人:能拿出履约保证金的投标人,通常资金实力较强,不太可能是皮包公司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标人的质量门槛。

促进行业规范:在建筑等行业,履约保证金已经成为行业惯例,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。

国际惯例:在国际招标中,履约保证金是普遍做法,国内很多做法也是借鉴国际经验。

履约保证金一般交多少?

不同项目、不同行业的履约保证金比例可能不同,但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:

工程建设类项目:一般为合同金额的5%-10% 货物采购类项目:一般为合同金额的5%左右 服务类项目:一般为合同金额的3%-5%

当然,具体比例还是要看招标文件的规定。有些特殊项目可能会要求更高比例,但一般不会超过合同金额的10%。

履约保证金的形式有哪些?

履约保证金不一定都是现金,常见的形式包括:

银行保函:由银行出具,承诺在中标人违约时向招标人支付一定金额。这是常见的形式,对投标人资金压力较小。

保险保函:由保险公司出具,功能和银行保函类似。

现金:直接存入招标人指定账户,但这种方式会占用投标人大量资金,现在很少使用。

支票或汇票:也是一种现金替代形式。

担保公司担保: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。

现在大多数项目都鼓励使用非现金形式的履约保证金,特别是银行保函,因为这样不会过度占用企业流动资金。

什么时候可以退还履约保证金?

履约保证金不是永远被扣着的,一般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退还:

合同正常履行完毕:这是常见的情况,项目验收合格后,保证金就应该退还。

合同变更或解除: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变更或解除合同,且没有违约情况,保证金也应退还。

中标人放弃中标资格:有些招标文件规定,如果中标人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,且招标人重新招标没有增加成本,可以退还保证金。

退还时间一般在合同履行完毕后的30天内,具体要看合同约定。如果招标人无故拖延退还,中标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

什么情况下会没收履约保证金?

既然叫"保证金",自然有被没收的风险。常见情况包括:

中标后不签合同:投标人中标后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合同的。

擅自转包或违法分包:把项目转包给不具备资质的第三方。

严重违约:比如工程质量不合格、拖延工期等重大违约行为。

提供虚假材料:投标时提供虚假资质或业绩材料,后被发现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没收履约保证金应当与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相当,不能随意全额没收。如果争议较大,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。

可以不交履约保证金吗?

这个问题要分几种情况:

招标文件没要求:如果招标文件压根没提履约保证金的事,当然不用交。

招标文件有要求:这种情况下,不交履约保证金可能导致:

投标被拒绝 即使中标也会被取消资格 可能被列入不良记录名单

特殊项目或特殊政策:比如一些扶持中小企业、科技型企业的项目,可能有减免履约保证金的政策。

如果真的资金紧张,可以尝试与招标人协商,看能否用其他担保方式替代,或者分期缴纳。但主动权在招标人手中,不同意的话还是得按规定来。

履约保证金和投标保证金的区别

很多人容易混淆履约保证金和投标保证金,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东西:

区别点 投标保证金 履约保证金 缴纳时间 投标时提交 中标后签订合同前 目的 保证投标严肃性,防止随意撤标 保证合同履行 金额 一般不超过项目估算价的2% 一般为合同金额的5%-10% 退还 未中标或合同签订后退还 合同履行完毕后退还 没收情形 撤标、串标等投标阶段违规 合同履行阶段的违约行为

简单记:投标保证金是投标阶段的"诚意金",履约保证金是合同阶段的"履行担保"。

履约保证金常见问题解答

Q1:履约保证金利息归谁?

这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。如果是以现金形式缴纳的履约保证金,在存放期间产生的利息原则上归缴纳方所有。但实际操作中,招标人往往会在招标文件中约定利息归属,如果没有约定,可以主张返还利息。

Q2:小公司交不起履约保证金怎么办?

对于资金紧张的小企业,可以考虑以下途径:

与招标人协商降低比例或分期缴纳 使用银行保函代替现金(成本较低) 寻找专门提供投标担保的金融服务 关注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招标项目,这类项目往往有优惠政策

Q3:履约保证金可以转让给其他项目吗?

不可以。履约保证金是针对特定项目的担保,不能随意挪用或转让。即使同一招标人的不同项目,也需要分别缴纳。

Q4:招标人不退还履约保证金怎么办?

可以按以下步骤维权:

先书面催告,给予合理期限 协商不成可向行业主管部门投诉 必要时通过法律诉讼解决 注意保留好缴纳凭证和合同等证据

总结:招标必须要有履约保证金吗?

回到初的问题:招标时必须要履约保证金吗?答案是:不一定,但很常见。

法律没有强制要求所有招标项目都必须设置履约保证金,是否设置由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决定。但实践中,大多数政府项目和重要工程都会要求履约保证金,这是行业惯例和风险控制的需要。

对于投标人来说,应该把履约保证金视为参与投标的正常成本之一。如果资金确实紧张,可以优先考虑使用银行保函等非现金形式,减轻资金压力。同时,也要注意履约保证金的相关规定,避免因不了解规则而导致保证金被没收的风险。

提醒,不同地区、不同行业的履约保证金政策可能有所差异,具体项目还是要以招标文件的规定为准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,及时咨询人士或招标方,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。